提升幸福力能夠幫助職場新人度過適應期
|
發(fā)表時間:2015/1/8 瀏覽 2124 次 |
“好像什么都不會做、什么都做不好,工作‘壓力山大’、內心焦躁抑郁”……即將正式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(yè)生們,很快就要面對這一段有點漫長、有點痛苦、有點焦慮的轉型適應期。職場專家建議,職場新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時,積極進行心理調整,正確評估自己,適當降低預期,并主動向老員工“取經”。而企業(yè)也應更多關注入職一年內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,及時做好引導工作。 職場新人易出現(xiàn)“心理適應不良” 小徐在北京某IT企業(yè)工作已有近一年時間,但最近卻一直想要離職!懊鎸ぷ,壓力很大。每天都很焦慮,晚上經常失眠。不到一年,已經瘦了近二十斤!毙⌒焯寡裕@主要還是因為自己不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,也不能很好勝任!肮ぷ髦,接觸的很多都是大學里沒有學過的東西,感覺自己學得很慢,任務經常無法按時完成! 據(jù)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與智聯(lián)招聘旗下智聯(lián)測評共同發(fā)起的《2012年度中國職場心理健康調研》顯示,在軀體癥狀、一般心理健康、抑郁傾向、工作耗竭四個維度中,一般心理健康狀況最差的是工作不滿一年的職場新人。 對此,專家分析說,“職場新人入職一年內會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心理適應不良,常表現(xiàn)為抑郁、焦慮、躁狂、人際溝通障礙等,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覺得自己‘干不下去了’,進而引發(fā)離職”。 在浙江海貝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奇珍看來,職場新人存在一定心理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,“我一般將其歸結為兩類,一是發(fā)展性的心理問題,另一個是情感性的心理問題。發(fā)展性的心理問題,跟職業(yè)發(fā)展有關系。如自身能力有限,自我評價過高,企業(yè)評價低,職場新人可能會有輕度抑郁等表現(xiàn)。情感性的心理問題則多與職場新人生活有關。” 生活壓力、職業(yè)興趣缺乏等是問題誘因 對于容易導致職場新人出現(xiàn)心理適應不良的主要因素,肖婷分析了以下幾方面:首先,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體系與工作實際情況難以對接,覺得對工作無所適從,產生習得性無助,即覺得自己“什么都不會做”或“什么都做不好”;其次,職場新人與上級、同事溝通時容易產生障礙。因為職場新人習慣了師生形式的關系,對嚴厲的上司或同事容易產生畏懼情緒,而有效溝通不足導致新人更難以完成工作、達成績效,而這又會引發(fā)對工作的無所適從感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再者,個人生活適應不良也會影響心理。在京滬等地,房租壓力催生了大量群租的“蟻族”,他們生活條件較差,個人婚戀也受到影響,生活壓力影響到工作的投入程度。 “我認為職場新人存在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,也與他們缺乏職業(yè)興趣,無法獲得價值認同感有一定關系!甭殬I(yè)規(guī)劃師、新精英生涯高校事業(yè)部總監(jiān)李春雨表示。他解釋說,很多大學生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完全憑興趣,而是考慮專業(yè)是否對口,能否落戶等,而這容易導致職業(yè)適應度不強,進而產生心理問題。此外,部分在體制內工作的學生因為難以獲得價值認同感,也會導致心理問題。 企業(yè)心理援助服務尚待完善 國內很多企業(yè)已經開始著手關懷新入職的員工。肖婷介紹說,目前,小型企業(yè)一般會有崗位技能培訓和人際溝通培訓,也會安排老員工指導新員工一段時間等。中大型企業(yè)則會采購員工幫助服務(EAP),給員工定期開展類似體檢的心理測評,為員工提供系統(tǒng)的培訓、心理咨詢、自助手冊、內部疏導等一系列整合的心理服務。 “相比之下,國外企業(yè)有著較為完善的新員工培養(yǎng)制度,例如‘導師計劃’,由老員工擔任新員工的導師和顧問,幫助新員工盡快上手工作。90%以上的企業(yè)購買了EAP服務或自建EAP內部團隊!毙ゆ帽硎。 但據(jù)王奇珍了解,“國內規(guī)模企業(yè)擁有EAP服務的可能還不到1%,更不用說一些小型企業(yè)了!蓖跗嬲湟舶l(fā)現(xiàn),即使企業(yè)提供相關服務,職場人也鮮有利用,“雖然我們企業(yè)設有員工心理援助中心,但包括職場新人在內,很少有人主動尋求心理援助,我們只能在發(fā)現(xiàn)員工存在心理問題后,請心理咨詢師來對他們進行疏導。” “針對目前國內企業(yè)的情況,我認為企業(yè)人力資源部門在解決職場新人心理問題方面發(fā)揮的作用還是很有限的。”北京某IT企業(yè)HR李先生坦言,職場新人面臨心理問題時,除自我調節(jié)外,可以向同事及部門領導求助,這就需要職場新人多與同事溝通。此外,部門領導也要多關注新員工的心理健康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提供幫助。 專家建議:“幸福力”有助于緩解壓力 面對心理適應問題,職場新人需要提高自己的“幸福力”。我們有一個公式:幸福源×幸福力=幸福感。幸福源指的是公司薪酬福利、工作環(huán)境、作業(yè)流程、獎懲制度等外部環(huán)境方面的因素,幸福力指的是勇氣、正義、節(jié)制、智慧、仁愛等個人心理特質。幸福力高的員工,在同樣的公司環(huán)境下,會比幸福力低的員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績效。所以通過自學或參加培訓,提升自己的幸福力,可以緩解壓力、提高幸福感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,和他人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,心理適應自然就好了。 過來人說:主動溝通放下心理包袱 我在這家電子商務公司從事稅務方面的工作已有兩年,現(xiàn)在處理各種事務已得心應手,但對剛入職場的那段痛苦時期仍記憶猶新。 當時,公司從事稅務方面工作的算上我只有兩個人,任務量卻很大,且用到的都是沒學過的知識,一切都要從頭學起。記得剛入職的那半年時間,幾乎每天都要加班。由于剛上班緊張、壓力大,我上手較慢,任務經常無法按時完成。部門的老員工雖然沒有明說什么,但我覺得他慢慢對我有點反感,覺得我比較笨,自己心理壓力就更大了。 那段時期,我每天早上都是從焦慮中醒來,對工作心懷恐懼。本來性格開朗的我,變得很抑郁,沉默寡言,還常在家偷偷哭。我也想過干脆辭職不干了,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第一份工作。后來,部門領導發(fā)現(xiàn)了我的異常,主動找我談話,讓我不要有太大壓力。那次談話給了我很大鼓勵,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狀態(tài)。我主動與老員工深聊了一次,請他幫忙分析我上手慢的原因,如何才能提高效率。老員工給我提了些建議,更重要的是讓我放下了心理包袱。我也適當降低了自身期望值。減壓之后,工作終于漸漸有了起色,與同事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,我的職場路終于步入正軌。 |
|